时间: 2025-04-29 21:5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50:56
“界疆”是一个汉语词汇,由“界”和“疆”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边界或疆域,通常用来描述国家、地区或领土的界限。基本含义是指明确的界限或范围,用于区分不同的区域或领域。
在文学中,“界疆”常用来象征性地表示界限、限制或保护。例如,在描述一个国家的历史时,可能会提到“界疆的扩张与收缩”。
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在讨论地理、政治或历史话题时,可能会出现。
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中,“界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国家的主权范围和领土界限。
同义词:边界、疆域、疆界、界限 反义词:无界、无疆、开放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使用频率。例如,“边界”更常用于日常对话,而“界疆”则更多用于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
“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是指田地的界限。“疆”字则来源于“弓”和“土”,原意是用弓测量土地的界限。两者结合,形成了“界疆”这个词汇,用于描述更广阔的地理和政治界限。
在文化中,“界疆”常常与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联系在一起。在历史上,的界疆扩张和收缩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界疆”这个词给人一种庄严和神圣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国家的安全和主权。它也可能引发对历史变迁和地理探索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国际新闻或历史话题时,可能会涉及到“界疆”的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界疆的边缘,我看到了历史的痕迹,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界疆的地图,或者一段描述界疆保卫战的史诗音乐。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border”或“frontier”,它们在语境和使用上有所不同,但都指代界限和范围。
“界疆”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地理和政治的界限,也反映了人类对界限和探索的永恒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界疆”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相关话题的讨论。
1.
【界】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田畔也。-界,境也。 、 《尔雅》-界,垂也。 、 《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田边谓之界。 、 《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 、 《韩非子·五蠹》-去门十里以为界。 、 《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战国策·燕策》-至燕南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迎公子于界。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
【组词】
界分、 界约、 界贼、 界至
2.
【疆】
(指事。从土,从弓,从畺(jiāng,田界)。从“弓”,表示以弓记步,即以弓来丈量土地。本义:田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畺,界也。从田,三其界画也。指事。 、 《诗·小雅·信南山》-疆埸有瓜。 、 《周礼·夏官》-有掌疆。
【组词】
疆陇、 疆畛、 疆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