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4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1:13
词汇“[池堑]”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池堑”字面意思是指围绕池塘或水池的壕沟或围墙。在古代,池堑可能用于防御或界定水域的范围。
在古代文献或历史记载中,“池堑”可能出现在描述城池防御工事或园林设计的语境中。在现代,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历史研究、考古学或古建筑学的专业文献中。
“池堑”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防御工事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缩小,主要在特定的学术领域中使用。
在古代**,城池的防御工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池堑”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我来说,“池堑”可能唤起一种古老、庄严和防御性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古代战争和城池的坚固。
在我的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遇到或使用“池堑”这个词汇,除非是在阅读历史书籍或参观古迹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池堑”:
古池畔,池堑深,
岁月悠悠,守望千年。
想象一座古老的城池,四周环绕着深深的池堑,水声潺潺,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防御工事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欧洲的护城河(moat)。
“池堑”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历史研究和古建筑学中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了解了古代城池防御工事的概念,以及它在语言中的表达方式。
1.
【池】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水塘。
【引证】
《广韵》-池,停水曰池。 、 《中文大辞典》-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 、 《诗·大雅·召》-池之竭矣。 、 《诗·小雅·无羊》-或饮于池。 、 《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毋漉陂池。 、 《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掌沟渎浍池之禁。 、 《国语·周语》-囿有林池。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组词】
游泳池;池苑、 池阁
2.
【堑】
(形声。从土,斩声。本义:护城河,壕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堑,防也。 、 《史记·秦本纪》。索引:绕城水也。-堑山堙谷。 、 《史记·高祖纪》-深堑而守。 、 《史记·司马相如传》-隤墙填堑。
【组词】
堑渊、 堑垒、 堑坎、 堑谷、 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