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7:38
池塘:指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小型静水体,通常面积不大,深度较浅,用于蓄水、养殖或作为景观。
池塘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池”和“塘”两个字组成,“池”指蓄水的地方,“塘”指堤坝围成的水体。在古代汉语中,池塘多指人工挖掘的水体,后来也泛指自然形成的小水体。
在**文化中,池塘常常与园林艺术相结合,如苏州的古典园林中,池塘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象征着自然与和谐。
池塘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可能联想到童年时光、自然美景或是心灵的平静。
在乡村生活中,池塘是孩子们的游乐场,也是村民们洗衣、洗菜的地方。
在诗歌中,池塘可以被描绘为:“碧波荡漾的池塘,映照着蓝天白云,仿佛是大地的明眸。”
在英语中,“pond”与“池塘”相对应,但在某些文化中,如日本,池塘(池)在园林设计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美学价值。
池塘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水体,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情感和美学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池】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水塘。
【引证】
《广韵》-池,停水曰池。 、 《中文大辞典》-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 、 《诗·大雅·召》-池之竭矣。 、 《诗·小雅·无羊》-或饮于池。 、 《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毋漉陂池。 、 《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掌沟渎浍池之禁。 、 《国语·周语》-囿有林池。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组词】
游泳池;池苑、 池阁
2.
【塘】
(形声。从土,唐声。本义:堤岸)。
同本义。
【引证】
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
【组词】
塘岸、 塘埝,塘埭、 塘堰、 塘坟、 塘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