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8:35
词汇“振玉”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字面和可能的引申意义出发。
“振玉”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振动的美玉”。其中,“振”有振动、振奋之意,“玉”则指美玉,常用来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由于“振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珍贵物品的光彩夺目,或者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才华横溢。
由于“振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振”和“玉”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文学或艺术创作中。
在**文化中,玉象征着高贵、纯洁和美好。因此,“振玉”可能在强调某种高尚品质或美好事物的语境中使用。
“振玉”给人以高贵、光彩夺目的联想,可能引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在日常生活中,“振玉”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艺术表达中,它可以用来增强语言的美感和意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花瓣振玉,散落一地诗意。”
视觉上,“振玉”可能让人联想到闪耀的宝石或星辰;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玉石相击。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来表达相似的意义。
“振玉”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需要结合特定的语境和创作需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可以用来增强语言的诗意和美感,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太实用。
1.
【振】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振,举救也。 、 《小尔雅·广言》-振,救也。 、 《周礼·大司徒》-三曰振穷。 、 《国语·周语》-踣弊不振。 、 《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组词】
振恤、 振贷、 振业、 振穷
2.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