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4:50
孤怀: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孤独的情感状态,特指一个人在心灵上的孤独和深沉的思考。它强调的是内心的孤寂和对周围世界的独特感受。
“孤怀”一词源自汉语,由“孤”和“怀”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描述内心孤独的状态。
在**文化中,“孤怀”常常与文人墨客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如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中常有表达孤独思考的情感。
“孤怀”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深沉和忧郁的,它让人联想到独自一人在静谧的环境中沉思的画面。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某个时刻感到孤独和深思,这时“孤怀”这个词就能很好地表达这种情感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孤怀如潮涌,星辰作伴,思绪无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olitary musings”或“lone contempla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相似。
“孤怀”这个词在表达深层次的孤独和思考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提升表达的深度和细腻度。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