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3:19
孤影:字面意思是指孤独的影子。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由于周围没有其他物体或人相伴,显得孤独无依。
“孤影”一词由“孤”和“影”两个字组成。“孤”字古已有之,表示单独、孤独;“影”字则指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形成的影像。两者结合,形成了描述孤独状态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孤影”常与文人墨客的孤独情怀相联系,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自得其乐。
“孤影”一词给人以孤独、寂寞、无助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夜晚、月光、静谧的场景,以及那些在孤独中寻找自我或慰藉的人。
在个人经历中,“孤影”可能让人回忆起独自一人时的感受,如在异乡求学或工作时,夜晚独自散步,看着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
诗歌:
月光洒满小径,
我与孤影同行。
心中无言的歌,
随风飘向远方。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olitary shadow”或“lonely silhouett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孤独感是相似的。
“孤影”一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孤独,也反映了心理上的寂寞和无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表达力。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