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4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0:08
断蛟刺虎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斩断蛟龙、刺杀猛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勇猛和武艺高强,尤其是在面对强大敌人或困难时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
在文学作品中,断蛟刺虎 常被用来形容古代英雄或武将的英勇事迹,如在《三国演义》中描述关羽、张飞等人的武艺时可能会用到这个成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可以通过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来传达类似的含义。在专业领域,如武术或军事历史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具体描述某些战斗技巧或战术。
同义词:勇猛无敌、英勇善战、武艺超群 反义词:胆小如鼠、畏首畏尾、怯懦无能
断蛟刺虎 这个成语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和传说。蛟龙和猛虎在古代文化中都是强大的象征,能够斩断蛟龙、刺杀猛虎的人自然被视为英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勇猛和武艺。
在文化中,断蛟刺虎** 与英雄主义和武士精神紧密相关。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英勇和武力的崇尚,以及对那些能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的尊敬。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敬畏和钦佩。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英雄形象,如关羽、张飞等,这些形象在**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断蛟刺虎 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可以通过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来激励他人面对困难时要勇敢无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断蛟刺虎英雄志,
千军万马一剑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武将在战场上挥剑斩杀蛟龙和猛虎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激昂的古风音乐来增强这种英勇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成语可能包括英语中的 "slay the dragon"(斩龙),虽然这个表达更多地与战胜邪恶或克服困难相关,而不是直接描述武艺。
断蛟刺虎 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勇猛和武艺的赞美,也是对*古代英雄主义文化的一种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载: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
~好身手,碧瞳如水涵清秋。
1.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
2.
【蛟】
(形声。从虫,交声。本义:古代传说中能发水的一种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即蛟去。 、 、 《抱朴子》-母龙曰蛟。 、 《世说新语·自新》-义兴水中有蛟。(蛟,这里指鼍,鳄一类的动物。)
【组词】
蛟虬、 蛟螭、 蛟兕
3.
【刺】
象声词
【组词】
刺的一声,他滑了一个跟头
4.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