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7:15
“不是滋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食物的味道不好,引申为形容人的心情不好,感到不舒服或不愉快。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人在遭遇不愉快的事情或感到失望、沮丧时的内心感受。
在文学作品中,“不是滋味”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情感表达的深度。在口语交流中,这个词汇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个人的情感状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的情感体验或社会现象。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情感的强度和具体情境的不同。例如,“郁闷”可能更偏向于长时间的情感压抑,而“不是滋味”则更侧重于短时的不愉快感受。
“不是滋味”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演变过程显示了汉语中词汇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最初用于描述食物的味道,后来逐渐被用来描述人的情感状态。
在**文化中,食物与情感的联系紧密,因此“不是滋味”这个词汇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文化特点。在社会交往中,这个词汇也常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同情或理解。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压抑。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困难或不公时的无奈和痛苦。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朋友因为工作上的失误被领导批评,他那天的心情明显“不是滋味”,我能感受到他的沮丧和自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心事重重,不是滋味如苦酒,独自品味,泪光中。”
视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沉的天空或灰暗的色调。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低沉的音乐或悲伤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el sour”或“feel off”,但这些表达在情感深度和具体用法上与“不是滋味”有所不同。
“不是滋味”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具体的情感状态,还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食物与情感的紧密联系。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准确传达情感和理解他人情感至关重要。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3.
【滋】
滋水。
【引证】
《说文》-滋水出牛饮山白陉谷,东入呼沱。从水,兹声。
一名兹水,今名磁河。源出河北省阜平县西部南坨山东,今为潴龙河支流。
4.
【味】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味,滋味也。 、 《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鹖冠子·泰录》-味者,气之父母也。 、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 、 《吕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其味皆苦。 、 、
【组词】
味如嚼蜡、 入味、 味口、 味欲、 口味
1. 【不是】 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