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6:49
“三寸金莲”原指*古代妇女缠足后形成的小脚,因其脚长约三寸(约10厘米)而得名。这种俗起源于宋朝,盛行于明清两代,被认为是女性美的象征,但实际上是对女性身体的一种极端束缚和伤害。
“三寸金莲”一词起源于古代,最初是对缠足后小脚的美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解放的兴起,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赞美转变为对旧*俗的批判。
在*古代社会,缠足是一种普遍的风俗,被认为是女性贞洁和美丽的象征。然而,这种俗严重限制了女性的行动自由,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性别不平等。
提到“三寸金莲”,我联想到的是历史的沉重和对女性的不公。这个词汇让我感到一种历史的悲哀和对现代女性自由的珍惜。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本历史书中读到关于缠足的描述,这让我深刻理解到文化*俗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并反思现代社会中的性别平等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三寸金莲,历史的烙印,束缚的不仅是脚步,更是心灵的枷锁。”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女子,脚缠三寸金莲,步履蹒跚,背景是古朴的庭院。音乐上,可以联想到古筝的悠扬,伴随着历史的回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三寸金莲”的词汇,但类似的审美观念或身体束缚在不同文化中也有所体现,如非洲的唇盘*俗。
“三寸金莲”这个词汇不仅是对古代*女性缠足俗的描述,更是对历史、文化和社会性别观念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关注历史背景,理解文化差异,并促进性别平等的思考。
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春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
面貌虽黑,但弯弯两道朱眉,盈盈一双秀目,再衬着万缕青丝,樱桃小口,底下露著~,倒也不俗。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3.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
4.
【莲】
(形声。从艸,连声。本义:莲子,荷的种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莲,扶渠之实也。 、 《尔雅》。注:“谓房也。”-荷其实莲。 、 《淮南子·本经》-益树莲茭。 、 《汉书·司马相如传》-莲藕觚卢。
【组词】
莲的、 莲须、 莲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