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8:41
“一寸同心缕”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短语,它似乎是由几个词汇组合而成的。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一寸长度的同心线”。其中,“一寸”指的是长度单位,“同心”通常指两个或多个圆、球或其他形状的中心相同,“缕”则常用来形容线状物。
由于这个词汇组合并不常见,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紧密相连或心意相通的状态,比如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或团结一致。在口语或日常交流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文化讨论中。
由于“一寸同心缕”不是一个标准成语,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现代创作或特定文学作品中的用语,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概念。
在强调集体主义和团结的文化背景下,“一寸同心缕”这样的表达可能被用来强调团队精神或社会和谐。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团结和紧密的联系。它可能激发人们对亲密关系和共同目标的向往。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讨论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爱的海洋里,我们如一寸同心缕,无论风浪多大,心始终相连。”
视觉上,可以想象两颗心通过一条细线紧密相连的图像。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轻柔的音乐,象征着和谐与连接。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其他词汇组合来实现,如英语中的“a thread of unity”或“a bond of togetherness”。
“一寸同心缕”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形象化的方式来表达紧密的联系和共同的心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5.
【缕】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娄声。本义:麻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缕,线也。 、 《孟子·滕文公上》-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 《孟子》。注:“紩铠甲之缕也。”-有布缕之征。 、 苏轼《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潜夫论·俘侈》-或断绝众缕,绕带手腕。
【组词】
缕綦、 缕綵
1. 【同心】 缕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