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5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57:22
词汇“寤叹”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寤叹”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寤叹”字面意思是指在醒来时发出的叹息。其中,“寤”指的是醒来,“叹”则是叹息的意思。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醒来时因为某种原因而发出的深沉的叹息。
在文学作品中,“寤叹”常用来表达人物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感慨,或是对生活、命运的无奈和哀伤。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古旧。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古代汉语研究中,可能会涉及到这个词汇的使用和意义。
“寤叹”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特别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到。
在**古代文学中,“寤叹”常常与梦境、人生感慨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深刻认识。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
“寤叹”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哀伤。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从梦中醒来,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孤独。
在我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到“寤叹”这个词汇,因为它过于文雅和古旧。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我会注意到这个词汇的使用,并尝试理解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尝试使用“寤叹”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
夜深人静,梦醒时分,
一声寤叹,穿越古今。
梦中繁华,醒来空空,
唯有月光,伴我孤影。
“寤叹”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昏暗的房间里,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他/她从梦中醒来,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这种场景可以通过柔和的灯光和安静的音乐来营造。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寤叹”这个词汇的表达,但类似的情感和意境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或表达方式来传达。
通过对“寤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古代文学中的使用和意义。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所表达的深沉和哀伤的情感是永恒的。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要关注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变化。
1.
【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寤,寐觉而有言曰寤。 、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组词】
寤言、 寤寐、 寤宿、 寤怀、 寤辟、 寤叹、 寤迁、 寤觉
觉悟,认识到。 同: 悟
【引证】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寤擗有摽。 、 《史记·李斯列传》-而心尚未寤也。 、 《汉书·陈胜项籍传赞》-身死东城,尚不觉寤。 、 《淮南子·要略》-欲一言而寤。 、 《楚辞·离骚》-哲王又不寤。 、 郭璞《尔雅序》-别为《音图》,用祛未寤。
【组词】
寤然、 寤移
2.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 、 《墨子·备梯》-禽子再拜而叹。 、 《礼记·坊记》-戏而不叹。 、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默叹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婉贞微叹曰。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叹借者之用。
【组词】
叹气嗐声、 叹恨、 叹憾、 叹笑、 叹悔、 叹喟、 叹嗟、 叹想、 叹诧、 长叹;叹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