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0:04
“厄祸”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厄”和“祸”。字面意思是指不幸、灾难或不吉利的事情。通常用来描述一些负面的或情况,这些可能会给个人或集体带来严重的损害或痛苦。
在文学中,“厄祸”常用于描述悲剧性的**或人物的命运,增强故事的悲情色彩。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表达对某人不幸遭遇的同情或对即将发生的不幸的担忧。在专业领域,如占星学或风水学中,“厄祸”可能被用来描述不利的星象或风水布局。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具体情境的使用。例如,“灾难”通常指自然或人为的重大破坏,而“厄祸”则更多指命运中的不幸。
“厄”字古已有之,原意为狭窄、困难,后引申为不幸、灾难。“祸”字则直接与灾难、不幸相关。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强化了不幸和灾难的意味。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通过风水、占卜等方式来避免或减轻“厄祸”。这个词也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用以描述人物的不幸命运,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灾难的恐惧。
提到“厄祸”,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不幸、悲伤和无力感。这个词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中不可控因素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用“厄祸”来形容自己或他人的不幸遭遇,表达同情或警示。例如,在朋友遭遇连续不幸时,可能会说:“你最近真是厄祸连连,要多加小心。”
在诗歌中,可以将“厄祸”融入对命运无常的描绘中:
命运如风,厄祸随行, 人生路,几多坎坷。 星辰变换,世事难料, 唯有心中,不灭的希望。
视觉上,“厄祸”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天空、破败的房屋或悲伤的面孔。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起哀伤的音乐或悲痛的哭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isfortune”或“calamity”,它们在表达不幸和灾难的意义上与“厄祸”相似,但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厄祸”这个词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不幸和灾难的共同感受。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不仅有助于丰富词汇量,还能增进对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理解。通过对“厄祸”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影响人们的情感和思维。
1.
【厄】
(厂卩会意。“厂”象山崖,“卩”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本义:困厄,遭遇困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戹,隘也。从户,乙声,字亦作厄。 、 《苍颉篇》-厄,困也。 、 《诗·谷风》笺-厄难,勤苦之事也。 、 《易·解注》-能济其厄涣。 、 司马迁《报任安书》-仲尼厄而作《春秋》。
【组词】
厄气、 厄难、 厄困、 厄苦、 厄急
为难;迫害。
【引证】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两贤岂相厄哉?
【组词】
厄日
2.
【祸】
(形声。从示,楇(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禍,害也。神不福也。 、 《周礼·掌客》-禍灾杀礼。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禍兮福所倚。 、 《荀子·天论》-逆其类者谓之禍。 、 《论衡·累害》-来不由我,古谓之祸。 、 《韩非子·大体》-鱼无失水之祸。 、 《韩非子·十过》-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 《战国策·赵策》-近者祸及身。 、 《淮南子·人间训》-不能为祸。 、 明·魏禧《大铁椎传》-祸且及汝。 、 《资治通鉴》-祸至无日。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文人画士之祸。 、 《广东军务记》-祸及枯骨。
【组词】
祸基、 祸不旋踵、 祸至无日、 祸中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