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3:05
“享誉”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享有声誉或名声。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物因其卓越的成就、品质或贡献而在社会上获得广泛的认可和尊敬。
“享誉”由“享”和“誉”两个字组成。“享”字古汉语中意为享受、享有,“誉”字意为声誉、名誉。在古代文献中,“享誉”一词并不常见,更多是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声誉被视为个人或集体的重要资产。因此,“享誉”一词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含义,常用于表彰和赞扬。
“享誉”一词给人以正面、尊敬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成功、认可和尊敬,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物的高度评价。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一位享誉国际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诗篇,如星辰般享誉夜空,每一行都是心灵的呼唤。”
想象一位享誉世界的钢琴家在舞台上弹奏,音乐如泉水般流淌,观众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这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在英语中,“享誉”可以对应为“renowned”或“famous”。在不同文化中,对声誉的重视程度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享誉”是一个富有正面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声誉的广泛性,还蕴含了对卓越成就的认可和尊敬。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享誉”可以增强语言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1.
【享】
(会意。本作“亯”。从“高”省,“曰”象进献熟物形。本义: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享,献也。 、 《诗·小雅·信南山》-享于祖考。 、 《诗·小雅·天保》-是用孝享。 、 《诗·小雅·楚茨》-以享以祀。 、 《考工记·玉人》-诸侯侯以享天子。 、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 、 《礼记·祭法》-享尝乃止。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相夺予享。 、 《书·盘庚》-兹予大享于先王。 、 《西游记》-杀牛宰马,祭天享地。
【组词】
享厅、 享牛
2.
【誉】
(形声。从言,舆(yù)声。本义:称赞,赞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誉,偁也。 、 《墨子经》-誉名美也。 、 《周书·谥法》-状古述今曰誉。 、 《礼记·表记》-君子不以口誉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佞誉诬谀。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誉之则以为忧。
【组词】
誉人、 誉谀、 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