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0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05:52
才墨之薮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才”、“墨”、“之”、“薮”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聚集才华和文墨的地方,比喻文学艺术人才聚集的地方。其中,“才”指才华,“墨”指文墨,即文学创作,“薮”指聚集的地方。
在文学语境中,才墨之薮 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环境充满了文学艺术气息,如古代的书院、文人的聚会场所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文化评论中,它是一个较为正式和典雅的表达。
同义词:文苑、文坛、艺苑 反义词:荒芜之地、文化沙漠
同义词中,“文苑”和“文坛”都指文学艺术的领域或圈子,但“文苑”更偏向于文学的园地,而“文坛”则更侧重于文学界的整体。“艺苑”则更广泛地指艺术领域。反义词中,“荒芜之地”和“文化沙漠”都指缺乏文化或艺术氛围的地方。
才墨之薮 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对文学艺术的高度重视。在古代,文人墨客常聚集在特定的地方进行文学创作和交流,这些地方因此被称为“才墨之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文学艺术聚集地的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文学和艺术被视为高雅的活动,因此“才墨之薮”这个词汇体现了对文学艺术价值的认可和尊重。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对文化繁荣和艺术交流的向往。
才墨之薮 这个词汇给人以高雅、文化底蕴深厚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气息。这种联想可以激发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文学研讨会上听到“才墨之薮”这个词汇,它让我想起了那些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人们,以及他们所营造的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才墨之薮,诗篇如花绽放,
文人墨客,笔下生辉,共绘华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书院的画面,文人墨客围坐一堂,笔墨纸砚齐备,书香四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古筝或古琴曲,营造出古典雅致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hub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talent”,但这种表达缺乏中文成语的韵味和历史深度。
才墨之薮 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描述文学艺术聚集地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体现了对文学艺术价值的尊重和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文化素养。
噫!江东才墨之薮,楼池船楫之观,灯洒之娱,春晨秋夕之游,美人公子,怜才好色,姚冶跌逿之乐,当我生之初,颇有存焉者矣。
1.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2.
【墨】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墨,书墨也。 、 《庄子·田子方》-舐笔和墨。 、 《周礼·占人》-史占墨。 、 《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致其墨。
【组词】
墨丸、 墨本、 墨工、 墨妆、 墨路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薮】
(形声。从艸,数声。沼泽地带多长草,故从艸。本义:湖泽的通称。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薮,大泽也。 、 《尔雅·释地》。李注:“薮,泽之别名也。”-十薮。 、 《国语·周语下》-薮,物之归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度山林,鸠薮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