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4:45
拂逆:字面意思是指违背、不顺从。基本含义是指与某人的意愿或期望相反,不按照其意愿行事。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拂逆”常用来描述人物的行为或命运与主人公的期望相悖,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冲突。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拂逆”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决定与他人的期望不符,表达不满或失望。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管理学中,“拂逆”可能涉及对权威或规则的挑战,探讨个体或群体的反叛行为。
同义词:违背、违抗、逆反、不顺从
反义词:顺从、服从、依从、顺应
“拂逆”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拂”意为轻触或违背,“逆”意为相反或不顺。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拂逆天命”的表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拂逆”往往与不孝、不忠等负面行为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也常用于描述个体与社会规范或权威之间的冲突。
“拂逆”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失望、愤怒或挫败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冲突、不和谐或不愉快的情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朋友拂逆我的建议,选择了与我预期相反的道路。这种经历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意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拂逆”:
风拂逆了树叶的方向,
心拂逆了理智的劝告,
命运拂逆了期望的轨迹,
爱拂逆了时间的流逝。
视觉上,“拂逆”可能让人联想到风吹动树叶的反向**,或是水流逆流而上。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不和谐的音乐或刺耳的声音。
在英语中,“拂逆”可以对应为“defy”或“go against”,在不同文化中,这一概念都涉及对权威或期望的挑战,但具体表达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拂逆”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行为上的违背,还蕴含了情感上的冲突和挑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拂】
(形声。从手。弗声。本义:拂拭;掸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随击随过,犹拍也。”-拂,过击也。 、 《广雅》-拂,去也。 、 《仪礼·大射仪》。注:“去尘也。”-授弓拂弓。 、 《考工记·弓人》。注:“拂之摩之。”-和弓击摩。 、 《仪礼·既文礼》-商祝拂柩。 、 《仪礼》-主人拂几。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组词】
拂掉、 拂帚、 拂子、 拂须、 拂去桌上的尘土
2.
【逆】
(形声。从辵(chuò),屰(nì)声。本义:迎,迎接,迎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 、 《左传·成公十四年》-宣公如齐逆女。 、 《国语·周语上》-上卿逆于境。 、 宋·苏轼《留侯论》-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 、 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尝过青城山,遇雪,舍于逆旅。 、 陶潜《自祭文》-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
【组词】
逆战、 逆厘、 逆劳、 逆暑、 逆视、 逆送、 逆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