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4:53
漏瓮沃焦釜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漏水的瓮去浇已经烧焦的锅”。这个成语比喻方法不当,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严重。它强调了采取正确方法的重要性,以及错误方法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于讽刺那些不切实际、方法错误的情境。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批评某人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当。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管理学或工程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方法论的重要性。
同义词: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反义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强调了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于解决问题方法的重视。它强调了在面对问题时,选择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反思的情感反应,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要慎重选择方法,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试图用错误方法解决问题的同事,结果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这让我深刻理解了“漏瓮沃焦釜”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漏瓮沃焦釜,徒劳无功返;寻觅正确道,方能解困难。”
想象一个漏水的瓮和一口烧焦的锅,这种场景可以引发对于无助和失败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dding fuel to the fire”,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也有相似的含义,即加剧问题。
“漏瓮沃焦釜”这个成语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沟通和解决问题。
且救赵之务,宜若奉瓮沃焦釜也。
1.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
2.
【瓮】
(形声。从瓦,公声。本义:陶制盛器,小口大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罋,汲缾也。 、 《广雅·释器》-瓮,瓶也。 、
3.
【沃】
(形声。从水,夭(yāo)声。本义:把水从上浇下)。
同本义。
【引证】
《论衡·偶然》-使火燃,以水沃之,可谓水贼火。
【组词】
沃盥、 沃酹、 沃漏、 沃醊、 沃雪、 沃馈、 沃洒
4.
【焦】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焦,火所伤也。 、 《玉篇》-焦,火烧黑也。 、 《礼记·内则》-濡灸之举焦。 、 《素问》-凡气因火变则为焦。
【组词】
焦盆、 焦鎚、 焦尾、 焦霹雳
5.
【釜】
(形声。从金省,父声。本义:古炊器。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盛行于汉代。有铁制的,也有铜或陶制的)。
同本义。
【引证】
曹植《七步诗》-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组词】
釜中生鱼、 釜鱼假息、 釜底游魂、 釜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