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5:13
“漏泽园”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一个园子或园林,其中可能种植有泽泻(一种水生植物),并且这个园子可能因为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导致水泽流失,植物凋零。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一个荒废或管理不善的园林。
在文学语境中,“漏泽园”可能被用来象征衰败、荒凉或失去生机的地方,反映作者对时光流逝、事物衰败的感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园林设计或植物学,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描述一个管理不善的园林或水生植物区的状况。
“漏泽园”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对古代园林的描述,特别是那些曾经繁荣但后来荒废的园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比喻任何形式的衰败或失去生机的地方。
在**文化中,园林常常被视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结合,因此一个“漏泽园”可能被视为一种文化或社会衰败的象征。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忽视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
“漏泽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哀伤和怀旧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失去的美好和无法挽回的时光。它可能影响人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和表达。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经访问过一个荒废的园林或历史遗址,可能会深刻体会到“漏泽园”这个词汇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漏泽园的角落,时光静静地流淌,每一株凋零的植物,都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荒废的园林,水泽流失,植物枯萎,给人一种凄凉的美感。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怀旧的旋律,增强这种情感的表达。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和象征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传达。
“漏泽园”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场景,还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情感和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表现力。
1.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
2.
【泽】
(形声。从水。睪(yì)声。本义::光泽,润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泽,光润也。 、 《礼记·曲礼》-共饭不泽手。 、 《礼记·少仪》-泽剑首。 、 《考工记·慌氏》-实诸泽器。 、 《荀子·礼论》-顺非而泽。 、 《离骚》-芳与泽其杂糅兮。 、 《素问·经络论》-热多则淖泽。 、 《素问·玉机真藏论》-色沃不泽。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色泽莹润。 、 宋·沈括《梦溪笔谈》-根色鲜泽。 、 王安石《太古》-仁义不足泽其性,礼乐不足锢其情。
【组词】
泽雨、 泽器、 色泽
3.
【园】
(形声。从囗(wéi),袁声。形符为“囗”(wéi),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园,所以树果也。 、 《三苍》-种树曰园。 、 《周礼·大宰》-园圃毓草木。 、 《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以场圃任园地。 、 《易·贲》-于丘园。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桃。 、 《乐府诗集·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田园将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