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8:04
“急公好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急于公益,乐于施舍。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和对他人的慷慨帮助。
在文学作品中,“急公好施”常用来形容那些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如古代的慈善家或现代的志愿者。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赞扬某人的慷慨行为或批评那些只顾自己利益的人。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慈善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讨论公益行为的社会影响和动机。
同义词:乐善好施、慷慨解囊、助人为乐 反义词:自私自利、吝啬小气、唯利是图
“急公好施”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关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社会中,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不仅限于个人行为,也包括企业和组织的公益活动。
在**文化中,“急公好施”被视为一种美德,与儒家提倡的仁爱和道家的无为而治相呼应。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温暖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阳光、希望和社区的团结。它鼓励人们超越自我,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福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位邻居在社区中急公好施,无论是帮助老人过马路,还是组织社区清洁活动,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急公好施心,如春日暖阳,温暖人间每一角落。”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群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一项公益活动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社区**上人们齐声赞扬某位急公好施者的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hilanthropy”(慈善)或“altruism”(利他主义),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对他人的无私帮助。
“急公好施”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描述,也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它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公益和慈善,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君虽业盐,而孝友,急公好施,有远见,能自树。
1.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2.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3.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4.
【施】
(形声。从(yǎn),也声。本指旗帜)。
旗飘动。
【引证】
《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旖施,柔顺摇曳之貌。 、 《说文》-施,旗貌。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旖旎(施)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