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2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22:37
急公好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急于公众的事务,喜好正义。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有正义感,愿意为公共利益和社会正义付出努力。
急公好义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原文是“急公好义,民之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成为描述热心公益和正义感的人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急公好义被视为一种美德,是儒家思想中“仁”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这种价值观仍然被推崇,尤其是在强调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的背景下。
急公好义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勇敢、无私和奉献。它激励人们为社会做出贡献,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急公好义的邻居,他在社区中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无论是帮助老人过马路,还是组织社区清洁活动,他总是积极参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急公好义心,照亮夜行路, 无私奉献情,温暖人间途。”
急公好义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慷慨的笑容和鼓舞人心的音乐,如《We Are the World》这样的公益歌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ublic-spirited”或“altruistic”,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为公共利益和他人福祉着想的意思。
急公好义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追求正义和公益。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社会责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为人也,公正而好义。
~之心萌,独立自存之志固,言议波涌,为作日多。
1.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2.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3.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4.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