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8:02
词汇“涎不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这个词汇似乎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至少在常见的汉语词典和网络资源中没有找到确切的定义和使用例证。因此,我们无法从基本定义、语境分析、示例句子、同义词与反义词、词源与演变、文化与社会背景、情感与联想、个人应用、创造性使用、视觉与听觉联想、跨文化比较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然而,如果我们从字面意思来推测,“涎”通常指的是口水,而“痴”则有痴呆、愚笨的含义。结合起来,“涎不痴”可能是在形容某人虽然流口水(可能是因为生理原因),但并不痴呆或愚笨。但这只是一种推测,没有实际的语言材料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反思的是,语言学习中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时,应该如何处理。首先,可以尝试通过字面意思和构词法进行初步理解,然后通过查阅词典、网络资源或咨询母语者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如果最终发现该词汇并不存在或不常用,那么就应该将其标记为不标准或非正式的表达,并在学习和使用中予以注意。
总结来说,对于“涎不痴”这个词汇,由于缺乏实际的语言材料和使用例证,我们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提醒我们在语言学习中要保持谨慎,对于不常见的词汇要进行充分的验证和研究。
1.
【涎】
(形声。从水,延声。本义:唾沫,口水)。
同本义。
【引证】
《三苍》-涎,小儿唾也。 、 郭璞《江赋》-喷浪飞唌(涎)。 、 柳宗元《三戒》-群犬垂涎。
【组词】
口角流涎;垂涎三尺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痴】
(形声。从疒(chuáng),疑声。本义:不聪慧;迟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癡,不慧也。字俗作痴。
【组词】
痴哑、 痴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