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9:10
“班房”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班房”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班”(指班级或群体)和“房”(指房间或空间)组成。在历史上,这个词主要用于描述学校中的教室,后来在某些方言中扩展到指监狱。
在*文化中,“班房”与教育和法律制度紧密相关。作为教室,它代表了知识的传递和学的环境;作为监狱,它反映了社会的法律和秩序。
在个人生活中,“班房”可能与学校时光、课堂记忆或法律*相关联。例如,回忆起在班房中的学经历,或是听说某人被关进班房的新闻。
在诗歌中,可以将“班房”作为隐喻,描述一个充满知识和智慧的地方,或是象征从束缚中寻求自由的过程。
在英语中,“classroom”对应“班房”的教育环境含义,而“cell”或“prison”对应其监狱环境含义。
“班房”作为一个多义词,不仅反映了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也体现了社会文化和法律制度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其多重含义和使用场景,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运用这一词汇。
1.
【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引证】
《说文》-班,分瑞玉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组词】
班瑞
2.
【房】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引证】
《说文》-房,室在傍者也。 、 《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房,室旁夹室也。 、 《仪礼·乡食礼》-记宰夫宴出自东房。 、 《书·顾命》-在东房。 、 《左传·宣公十七年》-郤子登,妇人笑于房。
【组词】
厢房、 房植、 房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