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7:54
词汇“班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领域的词汇。经过查询,发现“班指”在古代汉语中可能指的是一种用于射箭时保护手指的器具,类似于现代的扳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班指”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用于射箭时保护手指的器具,通常由金属、骨头或玉石制成,戴在拇指上,以防止弓弦对手指造成伤害。
“班指”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扳指”来指代同样的器具。
在古代,射箭是一项重要的军事和礼仪活动,因此“班指”作为射箭装备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提到“班指”,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武士、射箭比赛或是古代文化的韵味,带有一种古典和神秘的情感色彩。
在现代生活中,“班指”几乎不再使用,但如果参与射箭**或研究古代文化,可能会接触到相关的知识和实物。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射箭的诗歌时,可以这样写:“银光闪烁的班指,紧扣勇士的拇指,弦声破空,箭矢如流星划过天际。”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射手,身着战袍,佩戴着精美的班指,拉满弓弦,箭在弦上,准备发射。伴随着弓弦的紧绷声和箭矢飞出的呼啸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射箭保护器具可能有着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但其功能和用途大致相同。
“班指”作为一个古代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射箭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理解古代生活和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
1.
【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引证】
《说文》-班,分瑞玉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组词】
班瑞
2.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