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7:30
焚灭:字面意思是指烧毁、烧尽,彻底消灭或毁灭。基本含义是指通过火的力量将某物完全摧毁,不留任何痕迹。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焚灭”常用来形容灾难性的场景,如战争、火灾等,强调破坏的彻底性和不可逆转性。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焚灭”可能不太常用,但可以用来形容某物被彻底摧毁的情况。 专业领域:在消防、军事等领域,“焚灭”可能更常用于描述火灾的扑灭或目标的摧毁。
同义词:烧毁、毁灭、摧毁、消灭 反义词:重建、恢复、保存、保留
“焚灭”由“焚”和“灭”两个字组成。“焚”字古已有之,意为烧;“灭”字意为消失、终止。两者结合,强调了通过火的力量使某物彻底消失的含义。
在**文化中,火往往象征着破坏和变革,因此“焚灭”常带有强烈的变革意味,有时也用来形容极端的情感或行为。
“焚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恐惧和悲伤,因为它意味着彻底的失去和破坏。联想上,可能会想到火灾、战争等灾难性场景。
在现实生活中,“焚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极端情况时,如火灾、战争等,这个词能够准确传达出破坏的彻底性。
诗歌: 烈火吞噬夜空, 星辰陨落, 焚灭的记忆, 在灰烬中重生。
视觉:想象一片被大火吞噬的森林,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听觉:火焰燃烧的噼啪声,风声呼啸,人们的呼救声。
在英语中,“焚灭”可以对应为“incinerate”或“obliterate”,前者强调通过高温烧毁,后者强调彻底消除。
“焚灭”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能够准确传达出破坏的彻底性和不可逆转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能够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深度。
1.
【焚】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用火烧山林宿草。
【引证】
《说文》-焚,烧田也。 、 《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焚咸丘。 、 《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
2.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