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4:12
惩恶扬善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惩”、“恶”、“扬”、“善”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通过惩罚恶行来弘扬善行。基本含义是指社会或个人应该对不良行为进行惩罚,同时对良好行为给予表彰和鼓励,以此来维护正义和道德秩序。
“惩恶扬善”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细微的语义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惩恶扬善”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个人和社会应该追求正义和道德。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应用于法律、教育和社会管理等领域。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义感和道德感,让人联想到英雄形象和正义行为。它激发人们对善的追求和对恶的厌恶,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或者在讨论社会问题时引用它来表达对正义的追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惩恶扬善,正义之剑高悬,照亮黑暗,驱散阴霾。”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英雄手持正义之剑,站在恶势力的废墟上,背景是朝阳初升,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Justice will prevail”(正义必将胜利)来表达,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理念相似。
“惩恶扬善”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道德和法律的指导原则,也是个人行为的准则。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正义和道德的重要性,并在我的语言表达中更加注重这些价值观的体现。
1.
【惩】
(形声。从心,征声。本义:警戒;鉴戒)。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惩,戒也。 、 《广雅》-惩,恐也。 、 《礼记·表记》-则民有所惩。 、 《诗·小雅·节南山》-不惩其心。
【组词】
惩毖、 惩纠、 惩示
2.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3.
【扬】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扬,飞举也。 、 《小尔雅》-扬,举也。 、 《礼记·檀弓》-杜篑洗而扬觯。 、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斛。 、 《仪礼·乡射礼》-南扬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扬其波。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扬鞭语曰。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扬帆去。
【组词】
扬楫、 扬袂、 扬眉、 扬旌、 扬麋、 扬觯、 扬鞭、 扬臂、 扬徽、 扬刃
4.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