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9:40
凝积: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物质因为冷却、沉淀或其他物理化学过程而逐渐聚集并形成固体或半固体的状态。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可以指思想、情感或能量的积累和集中。
“凝积”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凝”和“积”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凝”常指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而“积”则指积累。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凝积”,用来描述更广泛的积累过程。
在东方文化中,“凝积”常与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积累相联系,如“文化的凝积”或“历史的凝积”。
“凝积”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深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带有一种沧桑和厚重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凝积”来形容我书架上书籍的积累,每本书都代表了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的凝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凝积成河,流淌着记忆的沙。”
在英语中,“凝积”可以对应为“accumulate”或“deposit”,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数量的增加,而不像“凝积”那样带有时间和过程的深度感。
“凝积”这个词在我看来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学意味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质的物理变化,也反映了时间和情感的积累。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2.
【积】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积,聚也。 、 《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令野修道委积。 、 《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掌邦之委积。 、 《盐铁论·错币》-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
【组词】
积谷、 积居、 积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