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8:54
“六典”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一部重要法典,即《周礼》中的“六典”,包括: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这些典章制度涵盖了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是古代政治、法律、礼仪等方面的基本规范。
在文学中,“六典”可能被用来象征古代的秩序和规范,或者作为历史背景的一部分。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古代历史或法律的讨论中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法学,这个词是研究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术语。
同义词:典章、法典、制度 反义词:无(由于“六典”特指古代**的特定法律体系,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六典”源自《周礼》,是周代的国家法律和行政制度的总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语言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学术研究和历史文献中仍然保持其重要性。
在文化中,“六典”代表了古代社会的秩序和规范,是研究古代社会结构和法律制度的重要窗口。它反映了古代**对法律和秩序的重视。
对于我来说,“六典”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权威感,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庄严和秩序。
在我的学术研究中,我曾深入研究过“六典”,这让我对**古代的法律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六典”:
在古老的城墙下,六典的影子长,
治国的智慧,教民的篇章。
礼仪之邦,政刑之事,
六典之下,千年如常。
想象一幅古代**的画卷,其中描绘了官员们在六典的指导下处理政务的场景,背景音乐可能是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严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六典”的概念,但类似的法律和行政体系在不同文明中都有体现,如罗马法典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
“六典”作为一个历史学术语,对我来说,它不仅是研究古代*法律制度的关键词,也是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和传达**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1.
【六】
古国名 。故城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引证】
《春秋》-秋,楚人灭六。
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县。
【引证】
《汉书》-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都六。
2.
【典】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 、 《尔雅·释言》-典,经也。 、 《易·系辞》-不可为典要。 、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左传·昭公十五年》-司晋之典籍。 、 丘迟《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 、 《后汉书·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组词】
药典;字典;释典、 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 典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