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1:07
崩毁: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建筑物、结构或组织等因外力或内部原因而崩溃、毁坏。基本含义是指彻底的破坏或解体,通常用于描述物理结构或抽象概念的瓦解。
“崩毁”一词源于古汉语,其中“崩”指山体崩塌,“毁”指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抽象概念的破坏。
在文化中,“崩毁”常与灾难、失败和终结联系在一起,象征着不可逆转的损失和变化。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与政治动荡、经济危机等重大**相关。
该词汇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悲伤、恐惧和无力感。联想可能包括废墟、灾难现场和失去的家园。
在个人生活中,“崩毁”可能与个人目标的失败、关系的破裂或心理防线的崩溃相关。例如,一个项目的失败可能被形容为“彻底崩毁”。
在诗歌中,“崩毁”可以用来形容情感的崩溃:
心如崩毁的山川, 泪如倾泻的洪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到废墟、破碎的建筑物;结合音乐,可能是低沉的旋律,传达出沉重和悲伤的情感。
在英语中,“崩毁”可以对应为“collapse”或“destruction”,在不同文化中,这些词汇的使用和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崩毁”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破坏,也触及了情感和心理的崩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能够深刻地传达灾难和失败的情感。
1.
【崩】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
【组词】
山崩地裂
2.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