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6:24
“恩幸”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因受到恩惠而感到幸运或感激。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得到他人的帮助或好处而感到高兴和感激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恩幸”常用来表达主人公因得到意外的帮助或恩赐而感到的喜悦和感激。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的对话中仍可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人际关系中的积极互动和情感反馈。
同义词中,“感激”强调内心的感谢,“庆幸”强调因避免不利情况而感到高兴,“幸运”则更多指偶然的好运。反义词中,“怨恨”表示因受到不公或伤害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不幸”指遭遇不好或不愉快的事情,“不满”则表示对某事或某人的不满足。
“恩幸”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恩”指恩惠或好处,“幸”指幸运或幸福。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常用来描述君主对臣子的恩赐或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在更多用于描述一般的人际关系中的积极情感。
在**传统文化中,“恩幸”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惠和感恩。这种观念在儒家思想中尤为重要,强调个人应对他人的帮助和恩惠表示感激,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回报。
“恩幸”这个词给人以温暖和积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互助。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可能唤起对他人帮助的记忆和感激之情。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时,我都会感到一种恩幸之情。例如,在学*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朋友的及时帮助让我深感感激。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恩幸如织,心随花开,感激满怀。”
视觉上,“恩幸”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盛开的花朵或和谐的人际关系。听觉上,它可能与温馨的对话或感激的话语相联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ratitude”或“blessing”,它们都表达了因得到好处而感到的感激和幸福。
“恩幸”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也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互惠和感恩。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个人表达和理解文化背景都非常重要。
1.
【恩】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恩,惠也。 、 《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 、 《韩非子·用人》-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
2.
【幸】
侥幸。 同: 倖
【引证】
《小尔雅》-非分而得谓之幸。 、 《荀子·富国》。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朝无幸位。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侥倖也。”-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幸得脱矣。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幸皆杀之。 、 《三国演义》-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
【组词】
幸心、 幸生、 幸民、 幸位、 幸得、 幸诡、 幸赏
幸亏。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幸大雪踰岭。 、 《广东军务记》-幸诚门未有烧。 、
【组词】
幸为、 幸然、 幸赖、 幸得、 幸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