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6:48
“丝分缕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像丝线一样细致地分解剖析。基本含义是指对事物进行非常细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丝分缕析”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丝和缕都是细小的线,用来比喻分析的细致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细致和深入的分析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学术和专业领域。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精细工作的重视。
使用“丝分缕析”这个成语时,我联想到的是一种严谨和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复杂问题深入探究的精神。这种联想让我感到一种专业和认真的氛围。
在我的学术研究中,我经常需要对数据进行丝分缕析,以确保我的分析结果准确无误。这个成语提醒我要保持细致和深入的态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丝分缕析的月光,照亮了深邃的夜空,每一缕光都是时间的细语。”
视觉上,我联想到细丝在光线下闪烁的画面;听觉上,我联想到细小声音的交织,如同细微的分析过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eticulous analysis”或“thorough examination”,但这些表达没有“丝分缕析”那种细腻和形象的意味。
“丝分缕析”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汉语的细腻和形象,也反映了*人对细致工作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要保持细致和深入的态度,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日常生活中。
振鹏妙于界画,运笔和墨,丝分缕析,左右高下,俯仰曲折,方员平直,曲尽其体,而神气飞动,不为法拘。
1.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
2.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3.
【缕】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娄声。本义:麻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缕,线也。 、 《孟子·滕文公上》-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 《孟子》。注:“紩铠甲之缕也。”-有布缕之征。 、 苏轼《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潜夫论·俘侈》-或断绝众缕,绕带手腕。
【组词】
缕綦、 缕綵
4.
【析】
(会意。从木,从斤。用斧子劈开木头。本义:劈,劈木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析,破木也。 、 《声类》-析,劈也。 、 《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 明·方孝孺《双桂轩铭》-扶桑可薪,析木可焚,是桂永存。
【组词】
析木、 析薪
1. 【丝丝缕缕的意思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