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9:5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9:54:36
“呈进”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将某物或某事提交给上级或更高权威的人或机构。它通常带有尊敬和正式的语气,用于描述向上级或官方递交文件、报告、申请等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呈进”可能用于描述古代官员向**递交奏折的场景,强调其庄重和正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因为它带有较强的文言色彩和正式感。在专业领域,如法律、行政管理等,可能会用于描述提交正式文件或报告的行为。
同义词中,“递交”和“提交”更为常用和口语化,而“上呈”则更偏向于文言文风格,与“呈进”相似,带有一定的正式和尊敬意味。
“呈进”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呈”字意为展示或递交,“进”字意为前进或向上。在古代官场文化中,这个词汇被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正式和庄重的场合仍被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上级和权威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呈进”这个词汇体现了这种尊重和正式的沟通方式。在现代社会,虽然直接使用的机会减少,但在政府机构、法律文件等正式场合仍可见其身影。
“呈进”这个词汇给人以庄重、正式和尊敬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严肃氛围,或是现代办公室中正式的文件递交流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正式的工作汇报中使用过“呈进”这个词,以表达对上级决策的尊重和期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奏折呈进,金銮殿上,决策天下。”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官员手持奏折,步履庄重地走向宫殿,背景是古代**的建筑风格。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和庄重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ubmit”或“present”,但这些词汇缺少了“呈进”中的尊敬和正式感。
“呈进”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体现了对权威的尊重。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我更加理解了汉语中的正式和尊敬表达方式,这对于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都有重要意义。
1.
【呈】
(形声。从口,壬(tǐng)声。本义: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呈,平也。
2.
【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本义:前进,与“退”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进,登也。 、 《易·说卦》-巽为进退。 、 《诗·大雅·桑葇》-进退维谷。 、 《周礼·大司马》-徒衔枚而进。 、 《礼记·表记》-君子三揖而进。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进则引之,退则策之。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进兵击秦军。 、 《资治通鉴》-以次俱进。 、 、 明·魏禧《大铁椎传》-贼环而进。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猱进鸷击。
【组词】
迈进、 奋进、 进不来出不去、 进旅退旅、 进退中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