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8:01
“朝饔夕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早晨吃饔,晚上吃飧”。其中,“饔”指的是早餐,“飧”指的是晚餐。这个成语形容生活简朴,只满足基本的饮食需求,不追求奢华。
在文学作品中,“朝饔夕飧”常用来描绘人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一种朴素、节俭的生活态度。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如讨论节俭生活或简单生活的话题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基本生活需求和消费模式。
同义词:
反义词:
“朝饔夕飧”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惯和饮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节俭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朝饔夕飧”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强调在物质生活上不过度追求,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朴素、踏实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简单而充实的生活。它提醒人们在物质追求上保持适度,注重内心的满足和平衡。
在现代社会,尽管物质条件普遍改善,但“朝饔夕飧”的生活态度依然有其价值。例如,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话题中,提倡简单生活和减少浪费,可以借鉴这个成语的精神。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朝饔一盏清茶,
暮色渐浓,夕飧几片素菜。
生活虽简,心境自宽,
朝饔夕飧,岁月静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清晨和傍晚的田园风光,人们在简单而温馨的环境中享用早餐和晚餐。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柔、宁静的旋律,如古典音乐或自然声音,来增强这种简单生活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simple living”或“minimalist lifestyle”,都强调简单、节俭的生活方式。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理念相似。
“朝饔夕飧”这个成语不仅是对生活状态的描述,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物质追求上保持适度,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在现代社会,这种简单、节俭的生活态度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实现内心的平衡和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吾侪细人,朝饔夕飧,观山而不穷其巅,望海而不极其源。
1.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
2.
【饔】
熟食。
【引证】
张衡《西京赋》-酒车酌礼,方驾授饔。
【组词】
饔餐
专指早餐。
【引证】
《孟子·滕文公》。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 《醒世恒言》-但是贾昌在家,朝饔夕餐,也还成个规矩,口中假意奉承几句。
3.
【夕】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夕,莫也。 、 《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 、 《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日东则景夕多风。 、 《书·洪范·五行》注-初昏为夕。 、 《周礼·地官·司市》-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宋·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 、 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组词】
夕晖、 朝发夕至;夕霭、 夕市
4.
【飧】
(会意。从夕,从食。晚上吃的食品。本义:晚上的饭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飧,餔也。 、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组词】
飧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