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2:30
伤风:字面意思是指因受风寒而引起的感冒。在医学上,它通常指的是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伤风”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伤”意为受到伤害,“风”指风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代因风寒引起的感冒症状。
在**文化中,“伤风”常常与季节变化、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提醒人们注意保暖和健康。
提到“伤风”,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寒冷、不适和需要休息的感觉。它也可能引发对健康重要性的思考。
个人经历中,每当季节变换时,我都会特别注意避免伤风,因为我知道一旦感冒,会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
在诗歌中,可以将“伤风”融入描述季节变化的诗句中,如“秋风起,伤风至,叶落知秋意”。
视觉上,“伤风”可能让人联想到裹着厚厚围巾的人们,或者药店里的感冒药。听觉上,可能是咳嗽和擤鼻涕的声音。
在英语中,“伤风”可以对应为“common cold”,在不同文化中,对感冒的描述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伤风”是一个常用且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季节变化的适应。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沟通和表达情感。
1.
【伤】
(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伤,创也。 、 《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命理瞻伤。 、 《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伤。 、 《左传·哀公元年》-无面伤。 、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 、 《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 、 《荀子·正论》-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组词】
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