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2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27:20
“垂范百世”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留下典范,影响百代”。其中,“垂”意为流传下来,“范”指典范或榜样,“百世”表示很多代人。整个成语强调某人或某事的行为、思想或成就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能够成为后人学*和效仿的榜样。
在文学作品中,“垂范百世”常用来赞颂历史上的伟人或英雄,如孔子、诸葛亮等,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形容某人的行为或成就非常杰出,值得后人学*。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历史学等,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强调某些理论或实践的持久价值。
同义词:流芳百世、永垂不朽、名垂青史
反义词:昙花一现、过眼云烟
“垂范百世”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化,强调的是一种持久的影响力和典范作用。在古代文献中,如《史记》、《汉书》等,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达,强调伟人的影响力和榜样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各个领域,成为赞颂杰出人物和成就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垂范百世”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强调个人行为和思想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激励人们追求卓越,为社会做出贡献,成为后人学的榜样。
这个成语给人以庄重、崇高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伟人和英雄,以及他们的伟大成就和深远影响。它激励人们追求卓越,为社会做出贡献,成为后人学*的榜样。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个历史讲座中听到关于孔子的故事,他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垂范百世,至今仍对教育界产生深远影响。这让我深刻理解到,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可以对后世产生持久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孔子之道,垂范百世,
教育之光,照耀千秋。
仁义礼智,传承不息,
中华之魂,永存不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历史伟人的画作,他们的形象庄重、崇高,周围环绕着象征智慧和美德的光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庄重、宏伟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来表达这种深远的影响力和典范作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ave a legacy”或“set a precedent”,强调某人或某事留下的持久影响和榜样作用。然而,“垂范百世”更强调的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深度,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垂范百世”这个成语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持久影响力和典范作用的重视。它不仅是一个赞颂杰出人物和成就的表达,也是一种激励人们追求卓越、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卓越和典范的追求。
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
他的功绩可以~。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范】 (形声。从车,笵(fàn)省声。本义:古代遇大事出车,先辗过祭坛及祭牲的一种祭祀活动,祭路神)。 同本义。
3.
【百】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十个十。一百,100。
【引证】
《说文》-百,十十也。 、 《淮南子·时则》-律中百钟。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百辆之迎、 百日、 百户
4.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