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8:35
词汇“噬螫”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由两个字组成:“噬”和“螫”。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噬螫”进行分析:
结合起来,“噬螫”可以理解为既咬又刺,形容某种动物或生物用牙齿咬和用毒刺刺的双重攻击行为。
由于“噬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描述某些具有攻击性的昆虫或动物时可能会使用到这个词。
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双重攻击行为的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蝎子等具有噬螫能力的生物可能被视为危险或不祥的象征。
提到“噬螫”,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危险、恐惧或警惕。
由于“噬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
在创作中,可以将“噬螫”用于描述某种神秘或危险的生物,增加故事的紧张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类似攻击行为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
“噬螫”是一个描述特定攻击行为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用,但在特定语境下可以有效地传达危险和攻击的意味。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1.
【噬】
(形声。从口,筮(shì)声。本义: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噬,嗂也。喙也。 、 《易·杂卦》-噬嗑食也。 、 《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无不噬也。 、 《考工记·梓人》-欋杀援筮(噬)。 、 唐·柳宗元《三戒》-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 《明史·海瑞传》-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
【组词】
噬指、 噬脐、 噬犬,噬狗、 噬搏
2.
【螫】
毒虫或毒蛇咬刺。
【引证】
沈括《梦溪笔谈》-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挪芋梗傅之则愈。
【组词】
螫手、 螫刺、 螫毒、 螫噬、 螫虫
因恼怒而加害。
【引证】
《韩非子·用人》-有刑法而死,无螫毒,故奸人服。
【组词】
螫搏、 螫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