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4:05
词汇“民宗”通常是指“民族”的简称,它涉及到民族和两个方面的结合。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民宗”字面意思是指与特定民族相关的信仰和实践。它强调了与民族身份的紧密联系,可能包括民族特有的仪式、信仰体系和组织。
“民宗”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合成词,由“民族”和“**”两个词组合而成。随着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的加深,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逐渐增加。
在多民族国家,民宗的管理和保护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信仰自由,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提到“民宗”,可能会联想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的神秘性。它可能引发对民族传统和仪式的尊重和好奇。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民宗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例如,在旅行或与不同民族的人交往时,了解他们的***俗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在诗歌中,可以将“民宗”融入对民族文化的赞美中:
在高原的晨曦中,
**的民宗如莲花般绽放,
信仰的光芒,穿越千年,
照亮了民族的灵魂。
提到“民宗”,可能会联想到民族仪式的图片,如的转经筒、蒙古族的敖包祭祀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民族音乐,如的诵经声。
在不同文化中,“民宗”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性。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往往是跨民族的,而在亚洲一些国家,与民族身份紧密相连。
“民宗”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不仅涉及到*信仰,还涉及到民族身份和文化传承。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民宗是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交流的关键。通过学和分析“民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的社会功能。
1.
【民】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 、 《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民,氓也。 、 《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 《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 、 《左传·闵公元年》-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书·盘庚上》-民不适有居。 、 《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 《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组词】
民夫、 民户、 民居、 民服、 民宅、 民望、 民牧、 民情、 民役、 民利、 民命、 民和、 汉民;回民;藏民;民壮、 渔民;农民;牧民;民膏、 民经、 民熙物阜、 民害、 民力、 民脂、 民财、 民纪、 民祗
2.
【宗】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宗,尊祖庙也。 、 《虞书》。传:“主郊庙之官。”-汝作秩宗。 、 《周礼·肆师》-凡师甸用牲于社宗。 、 《仪礼·士昏礼》-承我宗事。 、 《诗·大雅·凫鹥》-既燕于宗。 、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 、 《孔子家语》-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
【组词】
宗守、 宗邑、 宗稷、 宗仪、 宗彝、 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