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0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7:11
奉侍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恭敬地侍奉或服侍。它通常用来描述对长辈、上级或尊贵人物的尊敬和照顾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奉侍 常用来描绘对君主、贵族或的忠诚和尊敬。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传统的场合中,仍然可以听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研究或礼仪学,奉侍** 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古代的侍奉制度和行为规范。
同义词:侍奉、服侍、伺候、照料 反义词:忽视、怠慢、冷落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场合的不同。例如,“侍奉”更偏向于正式和尊敬的场合,而“服侍”则可能更日常化。
奉侍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奉”意味着恭敬地接受或执行,“侍”则是指侍候或服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奉侍** 是一个重要的道德和礼仪概念,强调对长辈和上级的尊敬和照顾。这种观念在家庭、社会和政治生活中都有所体现。
奉侍 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和尊敬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传统的美德和对权威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怀旧或传统的情感色彩。
在个人生活中,奉侍 的概念可能体现在对家人的照顾和对长辈的尊敬上。例如,在家庭聚会中,年轻一代可能会特别注意奉侍年长的亲戚,以示尊重和关爱。
在诗歌中,奉侍 可以用来描绘一种忠诚和奉献的情感: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奉侍着你的光辉,
如同星辰守护夜空,永不言弃。
奉侍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画面,侍从们恭敬地站立,等待君王的命令。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音乐的庄严和肃穆。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如“serve”(英语)或“servir”(法语)也有侍奉的含义,但它们的使用范围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serve”更常用于日常的服务和帮助,而不像“奉侍”那样强调尊敬和忠诚。
奉侍 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词汇,也是一种传统美德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虽然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长辈和上级的尊敬和照顾。通过学*和理解奉侍,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汉语的深层文化和价值观。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侍】
(形声。从人,寺声。本义:在尊长旁边陪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侍,承也。 、 《孝经》。郑注:“卑在尊者之侧为侍也。”-曾子侍。 、 《后汉书·邳彤传》。注:“有左右曹,入侍天子。故曰侍中。”-侍中。 、 《后汉书·朱穆传》。注:“秦官也。”-中常侍。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使侍人僚租告公。 、 《汉书·文帝纪》-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侧耳以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