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5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53:15
冰激凌:一种冷冻甜品,通常由牛奶、奶油、糖和各种风味(如巧克力、草莓、香草等)制成。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形状和容器(如蛋筒、杯子、甜筒等)来食用。
冰激凌一词源自英语“ice cream”,经过汉语化后形成。在历史上,类似冰激凌的食品可以追溯到古代**和波斯的冰冻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制作技术和风味不断丰富和演变。
在许多文化中,冰激凌与庆祝活动、节日和特殊场合相关联。例如,在美国,冰激凌是独立日和家庭聚会的常见食品。在**,冰激凌也逐渐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甜品之一。
冰激凌常常唤起人们对童年、快乐和放松的回忆。它的甜美口感和多样风味能够带来愉悦和满足感。
在我小时候,夏天的晚上,家人常常会带我去街角的冰激凌车买一支冰激凌,那是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之一。
诗歌: 夏日炎炎,冰激凌甜, 童心未泯,快乐无边。 香草飘香,巧克力浓, 一口清凉,心中暖融。
想象一下,在炎热的夏日,你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手中拿着一支色彩缤纷的冰激凌,耳边是孩子们的欢笑声和远处喷泉的水声,这种场景能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
在不同文化中,冰激凌的名称和风味各异。例如,意大利的“gelato”是一种口感更为细腻的冰激凌,而日本的“抹茶冰激凌”则带有独特的茶香。
冰激凌不仅是一种美味的甜品,它还承载着文化、情感和记忆。通过对冰激凌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背后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激】
(形声。本义: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激,水碍袤疾波也。 、 《孟子》-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 《孙子·势》-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 吴均《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
【组词】
激激、 激浪、 激射
3.
【凌】
(形声。从仌(bīng,冰,夌líng)声。本义:冰)。
同本义。
【引证】
孟郊《寒江吟》-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
【组词】
凌冰、 凌灾、 凌床、 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