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2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25:52
刊本:指书籍、文献等印刷出版的版本,特指经过编辑、校对、排版后正式印刷发行的版本。
刊本一词源于汉语,其中“刊”字原意为雕刻、刻印,后来引申为出版、发行。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刊本逐渐成为指代正式印刷出版物的术语。
在**传统文化中,书籍的刊本往往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它们代表了知识的传承和文化的积累。在现代社会,刊本仍然是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刊本这个词给人一种正式、权威的感觉,因为它代表了经过严格校对和编辑的正式出版物。在阅读或收藏刊本时,人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知识的权威性。
在大学期间,我曾参与编辑一本学术期刊的刊本,那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刊本的重要性和制作过程的复杂性。
诗歌:
在岁月的长河中,
刊本如舟,载着智慧的种子,
穿越时空的波涛,
在读者心中生根发芽。
视觉:想象一本精美的刊本,封面设计典雅,内页排版整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听觉:翻阅刊本时,纸张摩擦的声音,仿佛是知识的低语,引领我们进入知识的海洋。
在英语中,刊本可以对应为“printed edition”或“published version”,虽然表达略有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指代正式印刷出版的版本。
刊本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书籍的正式出版状态,也承载了知识传承和文化积累的重要使命。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刊本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相关术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刊】
(形声。从刀,干声。本义:砍,砍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刊,剟也。 、 《广雅》-刊,削也。 、 《周礼·柞氏夏日至令》。注:“谓斫去次地之皮。”-刊阳木而火之。 、 《礼记·杂记》。注:“犹削也。”-刊其柄与末。 、 《书·益稷》-随山刊木。
【组词】
刊山、 刊木、 刊薙
2.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