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1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3:42
“择焉不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选择时不够精确或细致。这个成语强调在做出选择或决策时缺乏深入的考虑和精细的判断,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
在文学作品中,“择焉不精”常用来批评某人在重要事务上的轻率或不慎重。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选择不够明智或效果不佳。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决策科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决策过程中的精确性和细致性。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选择或决策时的态度和效果上有所不同,但都与“择焉不精”在某种程度上相关联。
“择焉不精”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政治家或官员在决策上的不慎重。
在**传统文化中,慎重和精细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因此,“择焉不精”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和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提醒人们在重要事务上要三思而后行。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示和提醒。它让我联想到在做出重要决策时需要深思熟虑,避免因轻率而导致的负面后果。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因择焉不精而导致的项目失败。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在选择合作伙伴和项目方向时需要更加慎重和精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择焉不精, 如同盲人摸象,迷失方向。 慎重每一选择,方能行稳致远。”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迷宫,象征着复杂的选择和决策过程。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沉重的钟声,提醒人们在选择时要深思熟虑。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 being meticulous in choice”,虽然不如“择焉不精”简洁和富有诗意,但传达了相似的意思。
“择焉不精”这个成语强调了在选择和决策时的精确性和细致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在重要事务上要三思而后行,避免因轻率而导致的负面后果。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中的重要性。
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吾谓即论缮刻亦~,犹门外也。(清·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一)
1.
【择】
挑拣,用于口语。
【引证】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组词】
择菜;择不开
2.
【焉】
(象形。小篆字形。像鸟形。本义:焉鸟)。
鸟名。
【引证】
唐·黄滔《唐城客梦》-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见苍翠一林,其中则楮烟墨宇,椒枥坎地,群焉胙充,飞而不举。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精】
(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精,择也。 、 《庄子·人间世》-鼓筴播精。 、 《论语》-食不厌精。
【组词】
精凿、 精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