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0:04
发号施令 的字面意思是指发布命令或指示,通常用于描述有权力的个人或机构下达指令的行为。基本含义是指某人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他人传达必须执行的命令或指示。
发号施令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发”意为发出,“号”指号令,“施”是实施,“令”即命令。在古代军事和政治文献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扩展到现代汉语的各个领域。
在**文化中,发号施令常与权威和等级制度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一种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也常用于批评那些滥用权力或不尊重他人意见的行为。
这个词组可能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如敬畏、反感或服从。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威、秩序或压迫。
在团队项目中,作为组长,我曾不得不发号施令,确保项目按时完成。这让我意识到领导的责任和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将“发号施令”用于描绘历史场景,如:
在古老的城墙上,将军发号施令,
战鼓隆隆,士兵们奋勇前行。
想象一位将军在战场上发号施令,可以联想到战鼓声、旗帜飘扬和士兵整齐的步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ive orders”或“issue commands”,虽然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
发号施令 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发布命令的行为,还反映了权力、权威和社会结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多种用法和语境,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意图和理解他人的行为。
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
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号】
扬言有。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组词】
口喧佛号
命令,发令。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发枪之号。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明诏大号。
【组词】
号令
3.
【施】
(形声。从(yǎn),也声。本指旗帜)。
旗飘动。
【引证】
《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旖施,柔顺摇曳之貌。 、 《说文》-施,旗貌。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旖旎(施)从风。
4.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