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6:29
干部学校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专门培训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或其他组织领导人员的学校或教育机构。这类学校通常提供政治理论、管理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旨在提高学员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不同的语境下,“干部学校”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干部学校”一词源于,特别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为了培养和提升党政干部的能力而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也被其他国家和组织采用,用于类似的培训目的。
在**,干部学校与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培养和选拔干部的重要途径。它们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确保领导层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提到干部学校,可能会联想到严肃的学*环境、严格的纪律和高标准的职业道德。它也可能引发对权力结构和政治体系的思考。
个人经历中,干部学校可能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提供了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在诗歌中,可以将干部学校比喻为“智慧的熔炉”,在其中,未来的领导者被锻造成社会的栋梁。
视觉上,干部学校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的教室、严肃的讲台和专注的学生。听觉上,可能是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声和学生笔记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机构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美国的“行政管理学院”或英国的“公共管理学院”,但它们都致力于培养领导和管理人才。
干部学校作为一个专门培养领导和管理人才的机构,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分析这个词,不仅有助于理解其字面和深层含义,还能增进对相关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类词汇可以提升沟通的准确性和深度。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部】
(形声。从邑,(fǒu)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汉地名。约在今甘肃省天水、清水、秦安、两当、礼县、徽县一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部,天水狄部。
3.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4.
【校】
(形声。从木,交(jiào)声。(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学堂,学校。
【引证】
《集韵》-校,教学之宫。 、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郑国谓学为校。”-郑人游于幺校。 、 《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 、 《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组词】
校序、 校室、 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