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5:56
暮礼晨参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晚上进行礼拜,早晨进行参拜”。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虔诚地信奉,每天早晚都进行仪式。
在文学作品中,暮礼晨参 可能用来描绘一个角色对的极度虔诚,或者用来营造一种氛围。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非常遵守*规定或惯。在专业领域,如学或历史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实践的历史或文化意义。
同义词:晨昏定省、晨昏礼拜 反义词: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暮礼晨参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古代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领域,也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日常规律性活动。
在传统文化中,信仰和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暮礼晨参 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的虔诚和尊重,这种文化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庄重、虔诚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寺庙、虔诚的信徒和神圣的仪式。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信仰或个人修养时,它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暮礼晨参,心静如水, 晨钟暮鼓,岁月悠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寺庙晨昏的宁静画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寺庙的钟声和诵经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orning and evening prayers”(早晚祈祷),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仪式的重视。
暮礼晨参 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实践,也体现了人们对规律生活的追求和对神圣的敬畏。在现代社会,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那些坚持日常或精神实践的人。
我每日家暮礼晨参。
1.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
2.
【礼】
(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 《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脩五礼。 、 《礼记·王制》-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大戴礼记·本命》-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 、 清·周容《芋老人传》-邀见讲钧礼。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设九宾礼于廷。
【组词】
礼神、 礼祠、 礼诵、 礼佛
3.
【晨】
(会意。从臼,从辰,辰时也。辰亦声。本义:星名。即房星) 清晨。
【引证】
《说文》-晨,早昧爽也。 、 《尔雅》-晨,早也。 、 《诗·小雅·庭燎》-夜乡晨。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国语·晋语》。注:“早朝也。”-丙之晨。 、 《韩非子·解老》-而以昏晨犯山川。 、 清·周容《芋老人传》-晨起不辨衣履。 、 明·刘基《苦斋记》-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
【组词】
凌晨五时;霜晨;晨步、 晨省、 晨安、 晨暝、 晨旭、 晨旦
4.
【参】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引证】
《左传》-迁实沈于大厦,主参。
【组词】
参横月落、 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