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1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10:17
教参(教学参考资料)是指用于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料,通常包括教科书、教师手册、练习册、多媒体资源等。它们旨在提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的指导和支持。
教参一词源自中文,由“教”(教学)和“参”(参考)组成。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参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演变,从传统的纸质书籍到数字化的多媒体资源。
在教育体系中,教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传递的重要媒介。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教参的设计和使用可能会有所不同,反映了当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参通常与学习、教育和个人成长相关联,给人以积极、专业的印象。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学校时光的回忆,或是对知识探索的渴望。
在个人经历中,教参可能是我在准备教学或学习新课程时不可或缺的资源。例如,当我需要准备一堂新的数学课时,我会依赖教参来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
在诗歌中,教参可以被用作隐喻,象征知识的传递和学习的旅程:
教参如舟,载我渡知识的海洋, 每一页,都是探索的起点。
教参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排列的书架、翻书的沙沙声,或是教室中投影仪的光束。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教参的感官体验。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教参的概念和重要性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相应的词汇可能是“teaching materials”或“educational resources”。
教参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了教学和学习的内容,还反映了教育方法和技术的进步。通过对教参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1.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
2.
【参】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引证】
《左传》-迁实沈于大厦,主参。
【组词】
参横月落、 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