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0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07:52
招承:这个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承认、招认,即在面对指控或询问时,承认自己的错误或罪行。它强调的是在法律或道德上的承认行为。
招承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招”(招认)和“承”(承认)两个字组成,反映了其直接的含义。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就已经存在,并且在法律文书中常见。
在**传统文化中,招承往往与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相关联。在社会交往中,承认错误被视为一种美德,而招承则是这种美德在法律层面的体现。
招承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严肃的情感色彩,因为它通常涉及到个人的错误或罪行。它可能引发对责任、道德和正义的深层次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招承可能涉及到承认自己的错误,比如在学*或工作中承认自己的失误,这有助于建立诚信和责任感。
在诗歌中,招承可以用来表达内心的挣扎和最终的坦白,如:“在夜的深渊,我招承了白日的谎言,星光下,心灵得以净化。”
招承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的场景,法官的锤声,以及被告低头的画面。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增强了招承的严肃性和正式性。
在英语中,招承可以对应到“confess”或“admit”,虽然这些词在日常使用中更为常见,但它们都传达了承认错误或罪行的意思。
招承这个词在法律和道德层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涉及到个人的责任和诚信,也是社会正义和法律程序的关键部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招承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运用这个词。
1.
【招】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招,手呼也。 、 《楚辞·招魂序》-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 、 《史记·项羽本纪》-招樊哙出。 、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组词】
招迎、 招求、 招招、 招诱、 招护、 招应
2.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