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7:42
“并驱争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两匹马并排奔跑,争着领先。基本含义是指在竞争中互相追赶,力争上游,强调的是一种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精神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并驱争先”常用来形容人物之间的竞争,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薛蟠的争斗。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任何形式的竞争,如工作、学*或体育比赛。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管理学,它可以用来描述市场竞争或企业之间的竞争策略。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你追我赶”更侧重于描述动态的追赶过程,而“并驱争先”则强调同时并进的竞争状态。
“并驱争先”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对马匹比赛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各种形式的竞争,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并驱争先”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鼓励人们积极面对挑战,不断提升自己。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它让我联想到不断努力、追求卓越的场景。在表达中,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和进取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团队项目中体验到“并驱争先”的感觉,每个人都努力工作,希望为团队贡献最大的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并驱争先逐日影,不负韶华不负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匹骏马在草原上并排奔跑的场景,耳边仿佛能听到马蹄声和风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eck and neck”,虽然意思相近,但“并驱争先”更强调竞争的激烈和积极的态度。
“并驱争先”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描述竞争和进取的场景时更加生动和准确。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更能灵活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
将来未可知,若已往,则治人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种麻痹术,也还不能十分奏效,与果蠃~。
1.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
2.
【驱】
(形声。从马,区声。本义:奔驰;疾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驱,马驰也。 、 《广雅·释室》-驱,奔也。 、 《易·比》-王用三驱。 、 《诗·鄘风·载驰》-驱马悠悠。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负而前驱。 、 《聊斋志异·狼三则》-并驱如故。
【组词】
驱弛;驰驱、 长驱、 驱侵、 驱劳、 驱突、 驱骇
3.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4.
【先】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先,前进也。 、 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恐为操所先。
【组词】
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