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0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06:41
幸事:指幸运的事情,即带来好运或好结果的**或情况。
幸事一词源于汉语,由“幸”和“事”两个字组成。“幸”字最初指幸运、幸福,而“事”字指、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幸事”这一词汇,专门用来指代带来好运的。
在**文化中,幸事常与吉祥、好运联系在一起,人们常常在喜庆的场合或节日中提及幸事,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幸事一词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希望、喜悦和满足。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幸事可能是一次意外的晋升、一次成功的投资或一次重要的家庭聚会。这些幸事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在诗歌中,可以将“幸事”融入到对美好生活的描绘中:
晨曦微露,幸事降临, 花开满园,喜气洋洋。 岁月静好,福星高照, 心中有爱,幸福绵长。
幸事可以联想到温暖的阳光、欢快的音乐和笑脸盈盈的人群。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幸事的生动画面。
在英语中,与“幸事”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blessing”或“good fortune”。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代表着好运和积极的**。
幸事是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词汇,它不仅代表着好运和美好的结果,还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幸事”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1.
【幸】
侥幸。 同: 倖
【引证】
《小尔雅》-非分而得谓之幸。 、 《荀子·富国》。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朝无幸位。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侥倖也。”-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幸得脱矣。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幸皆杀之。 、 《三国演义》-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
【组词】
幸心、 幸生、 幸民、 幸位、 幸得、 幸诡、 幸赏
幸亏。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幸大雪踰岭。 、 《广东军务记》-幸诚门未有烧。 、
【组词】
幸为、 幸然、 幸赖、 幸得、 幸偶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