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4:45
词汇“想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想”通常表示思考、希望或愿望,而“闻”则表示听、嗅或得知。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想闻”可能被理解为“想要听到”或“想要得知”的意思。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解释。
由于“想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常用词汇“想”和“闻”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特定的愿望。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想闻”可能被用来强调对知识的渴望或对新闻的敏感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想知道”或“想听”,而不是“想闻”。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想闻”来表达对远方故事的渴望:
在寂静的夜晚,我独自一人,
想闻那遥远星辰的故事,
它们的光芒,穿越时空,
抵达我渴望的心房。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想闻”的词汇,但会有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want to hear”或“desire to know”。
“想闻”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能够表达一种特定的渴望获取信息或知识的愿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
【想】
(形声。心形相声。本义:想念;怀念;羡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想,冀思也。 、 杜甫《客居》-览物想故国。 、 苏轼《念奴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组词】
想似、 想思
2.
【闻】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闻,知声也。 、 《墨子经上》-闻耳之聪也。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屈原《九歌·湘夫人》-闻佳人兮召予。 、 《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 《后汉书·列女传》-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闻屏障中。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组词】
闻声不食、 闻所不闻、 闻风响应、 闻雷失箸、 闻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