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0:26
“不得劲”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人或某物感觉不舒服、不自在或不适应。它通常用来描述身体上的不适感,如疲劳、疼痛或精神上的不愉快、不满足。
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得劲”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不得劲”源自汉语,其字面组合“不”表示否定,“得劲”原指有力气、有劲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得劲”逐渐演变为表示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感。
在文化中,“不得劲”常用于表达个人的感受,反映了个体对环境或状态的直接反应。它也体现了人倾向于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不适或不满。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反应,联想到身体的不适或心理的不快。它影响我在表达类似感受时的选择,使我倾向于使用更具体的词汇来描述具体的不适。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不得劲”来形容自己在长时间工作后的疲劳感,或者在穿着不合适的鞋子时的不适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心不得劲,月影婆娑,思绪万千。”
视觉上,“不得劲”可能让人联想到皱眉、不舒服的姿势;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叹息或抱怨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 feeling right”或“out of sort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义相似。
“不得劲”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能够准确且含蓄地表达身体或心理的不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帮助我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3.
【劲】
(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劲,彊也。 、 《字林》-劲,强也。 、 《礼记·乐记》-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 、 《战国策·宋策》-夫梁兵劲而权重。 、 《列子·说符》-孔子之劲。 、 《淮南子·说林》-弓先调而后求劲。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良将劲弩守要塞。 、 《战国策》-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风力虽尚劲。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此劲敌也。
【组词】
刚劲;劲弩、 劲酒、 劲节、 劲武、 劲猛、 劲兵、 劲卒、 劲勇、 劲锐
1. 【不得】 劲锐
2. 【不得劲哪里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