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5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53:32
词汇“惴息”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似乎没有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该词汇的字面组合进行分析和推测。
“惴息”由两个汉字组成:“惴”和“息”。
结合来看,“惴息”可能指的是因忧虑或不安而导致的呼吸不畅或短暂的呼吸停止。
由于“惴息”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或者仅在特定文学作品中出现。在文学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人物因极度紧张或恐惧而呼吸急促或屏息。
由于“惴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作者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的文学表达。
在特定的文学或艺术作品中,“惴息”可能被用来增强情感的表达,尤其是在描述紧张、悬疑或恐怖的场景时。
“惴息”可能让人联想到紧张、不安和恐惧的情感。它可能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压力或危险时的生理反应。
由于“惴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它。它更多地出现在文学创作或特定的表达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惴息”来描绘一种紧张的氛围:
夜幕低垂,星辰惴息,
风声鹤唳,心弦紧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因紧张而屏息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急促的呼吸声或心跳声。
由于“惴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惴息”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文学或艺术表达。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的多样性,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太实用。在学习语言时,关注常用词汇和表达更为重要。
1.
【惴】
(形声。从心,耑(zhuān)声。本义:忧愁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惴,忧惧也。 、 《广雅》-惴,忧也。 、 《汉书·宁成传》-人皆惴恐。 、 《诗·秦风·黄鸟》-惴惴其栗。 、 《尔雅》-惴惴,惧也。 、 《庄子·齐物论》-小恐惴惴。 、 《孟子·公孙丑》-自返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 、 杜牧《感怀诗一首》-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慴惴。
【组词】
惴怯、 惴畏、 惴恐、 惴息、 惴惕、 惴悸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