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3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2:57
养牛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饲养和管理牛只,以获取肉、奶、皮革或其他副产品。这是一个农业活动,涉及到牛的繁殖、喂养、疾病防治和日常管理。
养牛 这个词源于古汉语,其中“养”字意为抚养、培育,“牛”字则指牛只。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养牛的方法和理念也在不断演变。
在许多农业社会中,养牛是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印度,牛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养牛的方式和目的与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
养牛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自然的环境和辛勤的劳动。它也可能唤起对可持续农业和动物福利的关注。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养牛的场景,如参观农场、购买牛奶和牛肉产品,或者在新闻中了解到关于养牛业的最新发展。
在诗歌中,养牛可以被用来象征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节奏:
晨曦中,牛群缓缓走向青草地, 养牛人的歌声在风中飘荡。 岁月静好,生命在这片土地上延续, 养牛,不仅是生计,更是对大地的敬仰。
养牛的场景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牛群的低鸣和农场主的呼唤声。相关的图片可能展示牛群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
在不同文化中,养牛的意义和方式可能大相径庭。例如,在西方国家,养牛主要为了肉类和乳制品生产,而在印度,养牛更多是出于**和文化的原因。
养牛 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农业活动,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涉及到生态、经济和文化等多个层面。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农业的重要性及其在全球社会中的作用。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引证】
《说文》-牛,大牲也。 、 《易·说卦》-坤为子母牛。 、 《左传·昭公五年》-纯离为牛。 、 《礼记·坊记》-东邻杀牛。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牛曰太牢。 、 《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牛田牧田。 、 《乐府诗集·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 、 唐·白居易《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 、 《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组词】
耕牛、 牛酒、 牛旄、 牛性、 牛埭、 牛领、 牛具、 牛刀、 牛蓑、 牛骥同皂、 牛后、 牛眠地